搜索

崔道勇主要经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5:0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12:43


崔道勇
1993年前往贵州艺术学校进修油画、舞蹈。1996年离校一直坚持作品创作新路,多幅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收藏,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国际美术家协会会员。2004年归依佛门,法号“常志”。
中文名:崔道勇
别名:常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贵州沿河
出生日期:1971年
职业:画家
代表作品:《9·11》、《不倒旗》、《筷子与书》、《我是谁》、《母子恕》
成功之路
初到大芬村
1997年,崔道勇在贵州农村老家一个邮政局任邮递员,月薪1000余元。在很多朋友和亲戚眼中,这是一份令人艳羡的工作。但从小跟着哥哥学画孙悟空、猪八戒的崔道勇,内心却难以抑制自己对绘画的冲动,不安于整天奔波于邮局和收信人之间。
终于有一天,崔道勇难奈心中对艺术的向往,给留下了一张辞职的纸条,连自己的家人都没有告诉便南下深圳。初到深圳,崔道勇无依无靠,和刚认识的几个朋友一起在街头摆摊给路人画肖像挣钱。“第一天等到傍晚,才有一个中学生走过来画了一幅。我很用心地给他画了一个小时,中学生给我10元钱。那是我到深圳的第一笔收入。”
初尝甜头的崔道勇以为今后会有源源不断的客流,但没想到此后连续很多天,他的画摊都无人问津。再往后,也只有零星的几单生意。当初带到深圳的几千块钱很快就用完了,在那段时间手里最多有200元钱,有时手里仅有几元钱。
就在崔道勇穷困潦倒时,家里传来了父亲因他的出走而患上精神病的消息。尽管内心愧疚不安,但崔道勇仍选择坚持留在这个南方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这里有最开放的环境和最新鲜的文化,只有待在这里才能明白我需要什么。”
1999年,崔道勇在买油画布时,经常打交道的一位店主人告诉他在深圳有一个大芬村,那里是画家的汇集地。崔道勇顿时眼睛一亮,收拾了行李马上就到了大芬村。“一到那里我就不想走了,那里有我需要的艺术氛围。”
当时正值大芬油画村迎来海外订单的高峰期,崔道勇在将自己以前的油画给当地几位经销商看了之后,很快就接到了一个30幅临摹油画的单子,交货期限是一个月。身上已所剩无几的崔道勇找人借了五百多块钱买了画笔颜料,日夜赶工。一个月后,崔道勇虽如期交货,但对方却以“画得不好”为由,只象征性地付给他200元作为酬劳,平均一幅画还不到10元钱。
第一次卖出40元
初次接单就遭受了挫折,崔道勇开始思考放弃当时风行的临摹油画,“我想做原创,找出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的作品”。崔道勇将自己以前的原创作品委托大芬村里的几家经销店代销,几天之后,他接到通知,“有一幅画被人40元钱买下了。”
虽然数目不多,但崔道勇认为这是自己在大芬村赚到的第一桶金。此后,他继续寻求原创的动力和创意,几幅之后创作的油画陆续卖出去。因为没有名气,售价大致在20元至40元之间徘徊。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2年。
当年,崔道勇最新的一批油画在画廊已经悬挂了3个多月了,却一直无人问津。此刻的崔道勇已经是囊中羞涩,几乎买原材料的钱都没有了。正当他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大芬村继续到街头画肖像挣钱时,又是一个好消息传来。崔道勇的一幅描述自己困境的画被一位商人看中,在那幅画中,崔道勇画了一个溺水的人被人把头发揪住,一把从水中提溜出来。
“和画中描述的我自己一样,就是已经走到了绝境时,这位台商愿意出价1800元购买。一下子就解决了我的生活问题。”崔道勇说。和台商见面时,崔道勇的画技不但得到了台商的认可,对方还提出了和他签订一个月的合同,这个月中崔道勇的画台商要悉数购买。那一个月,崔道勇像拧足了劲的发条,一气画出了20幅油画。
“我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只要用心去画画,即使是从零开始也无所谓。第一次和别人签订这种合同,就代表着我的梦想已经开始走向现实。”崔道勇说。
乡土画派的坚守者
在崔道勇的画廊里,有一幅油画被他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画面中,一个赤膊着上身的老汉,头上的白发坚耸有力,瘦弱的肌肤下面隐现着肋骨。在老汉的背后,一圈水泥院墙圈住了一台塔吊,新的高楼正在从这里建起。远处几排低矮的草房掩映在葱郁的树林中,远处的高山间流淌着白云。老汉扭头看着左前方,一只眼睛微眯,另外一只眼睛充满迷茫和无助。崔道勇给这幅画起名叫《风》。“它反映的是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大山里的农民突然面对开放的世界,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
这幅画是崔道勇2007年在美术学院徐悲鸿画室进修时,到贵州采风后一组作品中仅存的一幅,其余的都已经被画商以2万元左右的价格买走。其实,《风》也早已被人盯上,15000元、18000元30000元的价格一直叫上去,但崔道勇无动于衷。
“这幅画并不是最好的一幅,但却是最震撼我自己的一幅。”崔道勇告诉记者,一看到这幅画就想起了家乡,想起了已病卧在床的父亲。虽然只身在深圳已闯荡11年,崔道勇最挂念的仍然是老家后面的那座山和那间旧房子。
崔道勇喜欢穿很朴素的衣服,但不管穿哪一件衣服,他总是喜欢在自己胸前别上一枚毛的像章或者是天安门的徽章。“人不能忘本,不管走到哪里都一样。”
画廊的一面墙上,挂满了崔道勇创作的农村题材的人物油画。其中有一位农民站在稻田边上吹着一只牛角号,画面简洁有力,而在另外一幅画中,这位老汉仿佛刚从田地里劳作回来,正倚在一面墙上休息。崔道勇说,这些都是以农村里真实的人物为题材创作的,“农村是一个可以激发无限创意的地方,尽管油画是一种西方舶来品,但它的风格和形式却可以为我所用,成为反映中国历史进程的一种工具。”
房顶上的风扇轻轻的转动着,地板上是几幅基本完工的油画。今年37岁的崔道勇正端坐在房间的一角给自己画一幅肖像画,画上的他直视前方,微翘着嘴唇,露出一丝笑意。
崔道勇是大芬村里一传奇式的人物,1999年他来到大芬村前只是一位普通的邮递员,如今他已是大芬村人尽皆知的著名原创画家。最近崔道勇的心情一直不错,近期创作的油画都被人以2万元左右的价格抢走,让他觉得有一种莫大的被认同感。
和大芬村近5000名普通画工所不同的是,崔道勇一直固守自己的原创路线,同时他也是该村第一批原创画家之一。在他的画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忧伤和迷茫,每一幅画都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正是这种不被他认为是特色的特色,让他成为大芬村最受欢迎的画家之一。他也认为,原创油画将是大芬村今后的发展趋势。
作品赏析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