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4: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08:05
上古时期,中国地域广阔,语言各异,如黄帝时代的“万国”、夏朝的三千国,周朝初年的八百诸侯,那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礼记·王制》)。上古汉语主要存在于公元前11到前7世纪,通过青铜器刻铭、《诗经》、史书和部分《易经》的文字记录得以展现。
周朝建立后,实行了语言文字的统一,如《礼记·中庸》所述:“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春秋初期,诸侯国众多,战国时期则形成“七雄”,诸侯各自为政,语言文字也开始出现分歧,“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叙》)。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著作中以“雅言”作为共同语,如《论语·述而》所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秦朝统一后,小篆成为官方文字,规范了文字体系,这是中古汉语的开始,它涵盖了南北朝、隋唐宋初(公元7到10世纪),分为早期的《切韵》和晚期的《广韵》。高本汉将此阶段称为“古代汉语”。
语言学家研究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主要依据现代方言、韵书以及对外语翻译的证据。例如,通过比较现代方言,可以重构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古代文学家对汉语语音体系的总结也为其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佛教词语在汉语中的融入也反映了语言变迁,如东汉牟融和张衡的作品中已可见佛教词汇,且在皇家公文中也频繁使用佛教术语。
进入近代,汉语经历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转变,以早期白话文献为代表,现代汉语成为现代汉民族的主要语言。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则特指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以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也是中国的官方语言。对外汉语教学则致力于培养能以汉语为工作语言的教师和翻译人才。
汉语,又称中文、汉文,其他名称有国文、国语、华文、华语、唐文、中国语,还有唐话、中国话等俗称。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分析语,有声调。汉语的文字系统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时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汉语包含书面语以及口语两部分。古代书面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现代标准汉语。现代汉语方言众多,某些方言的口语之间差异较大,而书面语相对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