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7:4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3:59

一、在生活实践里理解知识

课前,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超市实地考察克和千克的应用。他们了解到各种商品标注的重量,如50克、100克、450克等,明白了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学生发现,轻的物品通常用克计量,而较重的则以千克表示。通过这些实际体验,知识变得鲜活而具象。

二、通过动手操作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活动是学习的基础。在引入克的概念时,让学生亲手掂量一枚一角硬币,感受1克的重量,并列举了一些重量接近1克的日常物品,加深了对克的理解。接着,让学生亲自动手掂量月饼、盐、白糖等物品,通过系列操作活动,直观地感受不同重量单位的实际重量。

三、在实践中深化知识

为了将课堂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感性认识,我让学生估测并称重了水果、书包、数学书、铅笔盒等物品。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更加清晰,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他们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习变得主动、愉快,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教学反思:这节课程成功地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活动的设计使得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探索、发现,并且在操作中构建知识。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还学会了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成功之处包括:

1. 通过活动让学生主动体验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了思维潜能。

2. 将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引入课堂,如猜重量、称重、找物品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了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

4. 提供参与机会,延伸课外实践,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构建知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存在的问题包括授课时间过长,主要是因为学生参与活动较多,教师需要不断组织教学,导致时间管理不够灵活。课堂*需要改进,以更好地管理学生的情绪和活动进度。

针对这些问题,第二次教学策略预设包括准确把握教材,对学生进行资源使用方法的指导,全面了解学生需求,以及平时加强教学资源的使用,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参与度。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