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国纪念币的发展历史和阶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7:4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08:41

我国普通纪念币的历史相对来说比较短,但是发展速度却很快,并且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我国普通纪念币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1994),从无到有,探索前行的初级发展阶段
人民币自1948年面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已具备了自主生产能力。水印专用纸张自给、接线印刷技术的应用让我国彻底摆脱了依赖外国印钞技术的历史。但发行纪念币无论是对造币人,还是广大民众来说,都是一个新生事物,纪念币的制作、发行、流通管理等都在摸索中前行。由于信息传播较慢,人们对纪念币的关注度很低。
第二阶段,日臻成熟,成系列高速发展阶段(1995-2007)
经过十几年的磨练,我国的纪念币发行进入规范成熟期,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信息发布更加规范,发行量固定,发行种类多,系列币形成规模。
具体表现是,从“第四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纪念币”开始,发行信息的全部以公告形式发布,每种纪念币的发行量基本固定在1,000万枚,特种纪念币发行量固定在600-800万枚,只有港澳回归、周恩来、刘少奇三种纪念币的发行量达到了2,000万枚。每年纪念币发行套数固定在2-7套之间。
这一时期也是钱币收藏热兴起的年代,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第一个普通纪念币收藏*,古玩市场纪念币摊前人头攒动,价格直线攀升。
第三阶段,偶遇波折,整顿规范低速前行阶段(2008-2014)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纪念币发行时间普遍推迟,发行量大增,发行种类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导火索,是2008年7月8日发行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钞”。当时,由于奥运纪念钞发行量较小(只有600万张),发行方式不透明度,致使纪念钞刚一面市价格就翻了几十倍,出现了一钞难求的局面,在社会上引起极大震动,多地发生民众围攻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事件。
受这一事件影响,纪念币发行开始出现时间延迟、发行量大增的现象。本应在2009年阴历新年到来之前发行的牛年贺岁币,直到2009年11月才露面,发行量一下涨到3,000万枚。随后发行的虎年、兔年、龙年、蛇年、马年贺岁币发行量也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发行量从3,000万到5,000万枚,再到8,000万枚,2014年达到了1亿枚。发行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纪念币发行透明度得到加强,每当纪念币发行之日,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窗口就会出现人们争先兑换纪念币场面。7年的时间发行普通纪念币15套,共计17枚。
第四阶段,全民收藏的来临(2014年至今)
2014年是我国流通纪念币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备受全国人民瞩目的,同时也是流通币纪念币中最大的一个版块——生肖纪念币,完成了12年的轮转。
从2015年第二轮生肖币转盘的启动,这一年来,羊年纪念币发行8000万枚、抗战币5亿枚、航天币1亿枚、生肖猴5亿枚,共发了11.8亿枚纪念币。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年的纪念币发行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当然,民众参与的热度也不容小觑,这与央行对发行方式的变革息息相关。
央行在这一年对流通纪念币发行方式的改变无疑为一大亮点:从航天钞、币开始,网上凭身份证预订,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发行方式的改进和公开透明,对吸引众多的收藏者和培育健康的市场大有裨益。这对广大收藏爱好者是极大的利好。
相关推荐: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纪念币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