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2:17
共7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5 03:19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的意思为: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出自唐代作者惠能的《菩提偈》
原文如下:
菩提偈
唐代:惠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译文: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
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扩展资料
菩提偈:
“菩提”,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觉”或“智”,旧译也作“道”。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颂的歌诗称为偈。菩提偈,即诠释佛教教义的歌偈。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
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5 04:37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5 06:11
相传弘忍有一天为了考验大众禅解的浅深,准备付以衣法,命各人作偈呈验。时神秀为众中上座,即作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一时传诵全寺。弘忍看后对大众说:后世如能依此修行,亦得胜果,并劝大众诵之。慧能在碓房间,闻僧诵这一偈,以为还不究竟,便改作一偈,请人写在壁上。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这句是较通行的记载,敦煌本《坛经》此句作「佛性本清净」),何处惹尘埃!」众见此偈,皆甚惊异。弘忍见了,即于夜间,召慧能试以禅学造诣,传与衣钵.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5 08:03
注:“菩提”即菩提树,这种树生长在印度,树干高大,树冠覆盖范围很广。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出家前是古印度一个小国国王的儿子,他不愿过王宫里的荣华富贵生活,为了寻求人生的真谛,毅然出家修行,经过几年的艰苦修行,终于有一天他来到尼连禅河中沐浴,浴后坐在一棵菩提树下,面对东方发誓说:“我今如不证得无上大觉,宁可粉身碎骨也不起来”。经过七天七夜的沉思静虑、冥思苦想,终于在黎时分豁然开朗,彻悟了人生无尽苦恼的根源及解脱轮回的方法,从而成为大觉大悟、至高无上的佛祖。菩提树也因此被称为“神树”,后来佛教界把修行得道的高僧称为“菩提”,推而广之,人们又把通过学习、钻研,在学问、知识上达到很高层次的人称为“菩提”。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5 10:11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5 12:35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这是神秀的答卷身是觉悟的根本(菩提是觉悟的意思,以前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觉悟成佛,后世便将此树称为菩提树),
心像明镜一样,这里的“身”和“心”,实是互文,意思是:*看的了了分明。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表达:对师的尊重,不会有闲话!
于是被留在*身边 拂拭*!
慧能对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显然是:前言不搭后语,不可相提并论,因此被 涂抹掉了!
虽然,前言不搭后语,表达的思想,经过自圆其说,被五祖认同!
便得到了 衣钵的传承,被*送出,《坛经》描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5 15:17
玄悲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