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茶和达摩祖师的传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3:35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21:02

  在我国的佛教界并无茶和禅宗达摩祖师的关系之说。但日本的佛教界却有一种传说:
  传说当年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修行,总是瞌睡昏沉,为精进修行,达摩遂用刀割下双眼皮丢于地上。几年过去了,达摩打坐不动,而眼皮却化为小树长高,树叶茂密遮于头顶。当达摩再次出定,看见一枝树叶横于眼前,便随手摘了一片放入口中嚼吞,竟然感到神清气爽,帮助他九年面壁功成,修成正果。茶叶遂于佛教的禅宗结下不解之缘。
  当然这只是日本的传说。其实在佛教历史上,让禅茶名扬天下的是唐代赵州从谂禅师的“吃茶去”公案。
  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禅师请教如何是禅。赵州禅师问其中的一个,“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没有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赵州禅师转向另一个僧人,问:“你来过吗?”这个僧人说:“我曾经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这时,引领那两个僧人到赵州禅师身边来的监院就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 赵州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传入日本的禅宗就有赵州茶禅一脉。因此日本这一脉的禅宗至今每年都要来赵州桥旁边的柏林禅寺参拜祖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22:20

达摩祖师有很多传奇故事,“一苇渡江”的故事,“九年面壁”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关于达摩祖师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有趣传说。说起“禅茶一味”的源流,大家都会想到写下《碧岩录》的圆悟克勤禅师或是三称“吃茶去”的赵州从谂老和尚,可是我认为,禅茶一味的源流正是这位禅宗的祖师,这位由印度远渡重洋来到我们中国,在少林寺后山一坐九年的达摩祖师。达摩祖师当年在少林寺后山的山洞中打坐,一坐九年。少林寺的僧人们虽然不认识他,但出于慈悲,怕他饿死,所以送饭食给他,但是送来的饭菜都原封未动,后来渐渐去看他的人就少了。达摩祖师虽然不饮不食,但是在入定中的第三年,由于睡魔侵扰,让他盹着了一会。达摩祖师清醒后非常愤怒,连昏睡这样的搅扰都抵挡不住,何谈渡众生!于是他撕下眼皮掷在地上继续禅坐。从祖师扔下眼皮的地方长出一苗灵根与清香的枝叶,祖师在后来的打坐中逢有昏沉就摘这叶子来嚼食——这就是茶。后来的禅僧也学习祖师,在坐禅时用茶汤来驱赶睡魔,养助清思……我点点头:“啊,怪不得您说这茶里有达摩祖师的精神,因为要等待才能达到最恰当的时刻,因为有能撕下眼皮的决断才有这澄澈清明的汤色与香气……”茶室主人笑道:“现在知道为什么专注的看祖师的画像不如专注的喝茶了吗?”我想了想,摇摇头。茶室主人笑了笑说:“想必你知道二祖慧可与达摩祖师的故事吧。二祖终夜立雪,断臂求法,就是为了‘安心’。当时他说‘吾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祖师说‘将心来,与汝安’,二祖觅心而不可得,于是达摩祖师说,我已经帮你安过心了。”说罢,茶室的主人一指我:“你呢,你的心在哪?”我听得入了神,及被问,未免一怔,手中的茶泼洒出去些,呆呆地喝了一口杯中的残茶,抿嘴一笑:“茶已冷。”茶室主人哈哈大笑,遂又向壶中注水——以此味敬那“禅茶一味”的禅宗祖师——菩提达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23:54

  达摩祖师的传闻传说
  1、关于神光
  时神光于伊洛披览群书,以旷达闻,慕师之高风,断臂求法,师感其精诚,遂传安心发行之真法,授彼一宗之心印,改名慧可。经九载,欲归西方,嘱慧可一宗之秘奥,授袈裟及楞伽经四卷。未久即入寂,葬于熊耳山上林寺。越三年,魏使宋云度葱岭时,适逢达摩携只履归西方。师之一生颇富传奇,亦难辨其真伪。师之示寂年代有梁大通二年(528)、梁大同元年(535)或二年等异说。又梁武帝尊称师为“圣胄大师”;唐代宗赐“圆觉大师”之谥号,塔名空观。
  2、一苇渡江
  竹林找到达摩“一苇渡江”石刻
  这块“达摩画像石碑”是明代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所刻的,在碑上,达摩络腮圆眼,拱手站立在渡江芦苇上。在画像左侧篆刻着“大明弘治四年辛亥岁三月季春定山释子八十翁……”字样的文字。“这块石碑是1491年由80岁的临济宗三十二世住持高僧手绘的,主要描绘的就是达摩当年渡江的故事!”负责恢复和复建南京定山寺的智光法师回忆,在《梁史》和浦口地方志书中,都曾经记载过达摩在定山寺居住的故事。此次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挖掘出定山寺遗址,加上这块明代石刻的印证,“我们可以确认,这里就是1500年前达摩的真正驻锡(居住)地。”
  关于一苇渡江还有一种说法是达摩和梁武帝对话后,梁武帝深感懊悔,得知达摩离去的消息后,马上派人骑骡追赶。追到幕府山中段时,两边山峰突然闭合,一行人被夹在两峰之间。达摩正走到江边,看见有人赶来,就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飘然过江。至今,人们仍把幕府山的这座山峰叫做夹骡峰,把山北麓达摩休息过的山洞称为达摩洞。今日长芦禅寺内的一苇堂,就是为纪念达摩渡江后参拜长芦寺而建的。达摩“一苇渡江”后,在江北长芦寺停留,后又至定山如禅院驻锡,面壁修行。定山寺至今留有“达摩岩”、“宴坐石”、达摩画像碑等遗迹。其中,达摩画像碑为国内最早的达摩造像碑,比嵩山少林寺的祖师碑要早120多年。定山寺成为禅宗重要丛林,被誉为“达摩第一道场”。
  3、少林禅缘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仗,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达了嵩山少林寺。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吻洽。心想,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
  达摩简介:

  菩提达摩是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
  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当时对他所传的禅法褒贬不一,约当魏末入寂于洛滨。据《景德传灯录》在民间常称其为达摩祖师,即禅宗的创始人。
  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6种。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等,大都系后人所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0 01:46

达摩,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南朝梁武帝时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卒于洛滨,葬熊耳山。
  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历史上还流传下来不少关于达摩的故事,其中家喻户晓、为人乐道的有: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都表达了后人对达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菩提达摩(梵Bodhidharma;?~536,一说528)】
  通称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他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从这里北行至魏,到处以禅法教人。据说他在洛阳看见永宁寺宝塔建筑的精美,自言年已一五0岁,历游各国都不曾见过,于是‘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洛阳伽蓝记》卷一)。
  达摩抵魏,游嵩山少林寺,在那里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他为壁观婆罗门。有道育、慧可二沙门礼见达摩,并亲近和供养四、五年。达摩感觉他们真诚,传授以衣法。又把四卷《楞伽经》授与慧可说︰‘我*人的根器于此经最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离世间。’
  随着禅宗在中国的发展,达摩逐渐成为传说式的人物。首先是传说达摩到金陵(今南京)时和梁武帝的问答。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建寺、写经、度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负地询问达摩︰‘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功德?’达摩却说︰‘无功德。’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说︰‘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武帝不能理解,达摩即渡江入魏。记载这个传说的最古文献是敦煌出土的佚名《历代法宝记》(774年间撰)和唐·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二之上。后来禅宗著名的《碧岩录》把它作为第一则‘颂古’流传。以后,它便成为禅门众所周知的公案了。 达摩祖师洞
  达摩晚年的事迹,各传都未明确记载。后人传说他遇毒而逝,葬于熊耳山(今河南宜阳县),但又传魏使宋云自西域回国时遇达摩于嵚岭。达摩手携只履翩翩独逝。所以又有‘只履西归’的传说。 达摩死于教派之争
  达摩到中国,正是当时的北魏时期。有一名国师菩提流支,很嫉妒达摩,多次加害都没有成功。他叫人在达摩的饭菜里下毒,达摩知道有毒,照吃不误。吃完后就从口中吐出一条毒蛇来。直到有一天,达摩祖师已经确立慧可为佛法的继承人,他才决定圆寂。
  就在菩提流支第七次下毒害达摩,达摩才被毒死。他的弟子们将他用棺木安葬了。
  也就在这一天,北魏的一个去西域的使臣宋云,走到葱岭一带,遇到达摩祖师,还与他问话:“大师,您将法传给谁了?”
  达摩祖师说:“你以后会知道的。我要回印度去了。”又脱下自己的一只鞋给宋云说:“你快点回去吧,你们的国王今天会死去。”
  宋云回来后谈起此事,不相信达摩已死。于是众人打开棺木一看,里面只有一只鞋子。有人说,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的时候已经有一百五十岁。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