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临潼区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卷)分析
2012年4月,在临潼区教研室的统一组织下,全区初三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已经结束。其中政史试卷的阅卷工作,是由新丰初中完成的。在该校领导的精心组织及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个下午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现将本次考试的历史试题及学生的答题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试题的结构及特点
这次试题以中考的试题结构为样板,以中考的范围为依据,采用政史合卷的开卷考试形式。全卷政史题共100分,其中历史题占40分。试题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历史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史和世界史。一卷六个选择题,计12分;二卷三个材料题,计28分,共计40分。总体上难度适中,考查全面,是一套不错的试题。从本次试题情况来看具备以下特点:
1、注重对思想史的考查,同时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选择题13、14、15 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成果的掌握情况,涉及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仁”的思想,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成果等内容。学生要做出正确的选项,必须在脑海中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这就依赖于平时扎实的基础知识。
2、 注重对学生释读资料和从表格提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选择题16、17题是近几年来中考试题的方向,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这一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学生对课堂中的内容真正理解;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在考场上的发挥能力,是否能将所学的知识与试题联系起来,灵活运用。
3、 注重历史感悟试题的考查 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要将历史的学习与我们的现实结合起来。材料题19题第(4)小题和20题第(4)小题均为感悟题,结合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注重对科技史的考查
材料题21题,要求学生通过材料不仅认识到科技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文明程度,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 学生答卷的成功之处
从阅卷的整个过程来看,大部分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比较扎实,重点知识掌握的也比较准确,并且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答题思路明确,条理清晰,而且在开放性试题中,呈现出答案的多样化。从卷面看,部分学生卷面整洁,答案简洁明了,能切中要点,让阅卷的老师感觉眼前一亮。
2、 学生答卷的不足之处
在阅卷的过程中也看出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应用及答题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审题不清盲目答题;不假思索一味的照抄资料;答非所问、语句不通、字迹潦草、有错别字、有些基础知识还比较薄弱、缺乏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等问题,这些应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的抽样调查逐题分析 (一)、选择题的概况
学生选择题的答题情况较好。多数学生都能得满分,大部分学生能得8分以上。只有少数学生在6分以下,极个别的学生还有4分或2 分。在抽样调查的60份试卷中,只有三份在4分以下。学生失分最多的是14题和18题,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解读材料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二)、二卷材料题答题情况分析(附抽样分析调查表) 抽样时间:2011年4月3日 抽样人数:100人 题号 总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难度系数 19题 9分 8分 2分 6分 0.8
20题 9分 9分 1分 6分 0.8 21题 10分 10分 0分 7分 0.7
从二卷的答题情况来看,19题较20题 和21题的情况好一些,现将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做以简单分析:
1 、审题不仔细,未明确答题方向而盲目答卷。如19题第(2)小题,要求答出科举制的正式诞生时间,很多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就答成隋唐时期。20题的第(3)小题要求写出明治维新中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许多学生只一味的依赖资料,不加思考的照抄明治维新的全部内容。
2 、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如20题第(2)小题,要求在了解南北战争和1861年改革的基础上,总结出这两个事件对两国的共同影响,许多学生不能从对比中得到共性。
3 、学生不能认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有的学生由于语文基本功较差,读不懂材料,也就不能根据题目的要求准确做答。如19题第(1)小题和第(3)小题,涉及文言文,有的学生就望而却步,不知所措。
4 、语文基本功较差,表达能力欠缺。20题和21题的第(4)小题是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只要贴近主题,语言表达清楚,言之有理即可。但有的学生在答题时语言颠三倒四,断断续续,不知所云。
5、个别学生书写基本功较差,字迹潦草,错别字不少。 四、 对今后初三历史教学的建议
结合本次考试的试卷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各位初三历史教师参考:
1、进一步夯实基础,并注意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考试不仅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重现,而且更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对比等。所以,老师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突破。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对历史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从横向、纵向、中外、古今等多方面,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专题化。
2、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究知识。在课堂上老师精心设置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思考、感知、讨论等方式获取知识、感知知识。具备这一能力的学生才能更好的适应开卷考试的需要。
3、避免死记硬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
历史知识需要记忆,但更需要的是理解和融会贯通。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应将目标停留在学生记了多少历史知识,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历史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考试中正确审题,灵活做答。
4、加强材料题的训练和答题技巧的指导,提高应试能力。
每一次考试中都会因为学生审题不清,缺乏答题技巧而在材料分析题中失去较多的分数。所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加大这方面的训练,并教给学生做好这类题的基本技巧,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在答题时尽量做到:书写规范、语言通顺、条理清晰、使用专业术语、会答关键词、克服错别字等基本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